微泗洪,精彩不断,每天更新!

微泗洪

搜索
查看: 3509|回复: 2

多家媒体集体点名!泗洪刘俊兰谁认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1 06:20
  • 签到天数: 14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1-5-30 09:36:38|来自:印度尼西亚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宿迁
    本帖最后由 微微 于 2021-5-30 09:38 编辑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
    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近日,2021年5月份“江苏好人榜”发布
    我县又有一人荣登榜单
    今年以来我县先后有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4人入选江苏好人榜
    1人入选新时代江苏好少年
    “厚德泗洪”的名片越擦越亮


    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本月登榜的江苏好人——刘俊兰





    刘俊兰,女,1953年生,泗洪县龙集镇应山居委会居民。2006年,刘俊兰的丈夫因遭遇交通事故变成植物人。从此,刘俊兰像照顾一个老小孩一样悉心照顾着丈夫,每天不分昼夜地为他洗漱、擦身、喂饭、换纸尿裤、按摩,她坚信丈夫总有一天能醒来。2020年5月12日,也就是在丈夫昏迷的第14个年头,丈夫居然开口说话了。刘俊兰用自己的爱与坚持,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1.jpg
    刘俊兰

            2006年11月27日,刘俊兰丈夫因交通事故,头部遭重创,变成了植物人,5000多个日夜坚守,细心呵护,就像照顾一个老小孩一样照顾着自己的丈夫,刘俊兰没有抱怨、没有放弃,即使身体和精神上承受着双重压力,但她始终坚强面对,坚信丈夫终有一天能够醒来。“他有口气在,我们就还是个完整的家,苦点累点不算啥!”刘俊兰用自己无悔的爱和坚持,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唤醒了“沉睡14年”的丈夫。


    家庭突变,用坚强面对一切

      2006年11月27日,对于刘俊兰来说是人生中最灰暗的一天,他的丈夫金殿育在南京打工时不幸发生交通事故,被火车撞飞十多米远,在送往医院治疗1个月后,金殿育的命算是保住了,但因头部受伤严重,变成了植物人。

    “当时就觉得家里的天塌了,一时间家里所有的人全都慌了神。”提起当年的场景,大儿子金同飞依然记忆犹新。经司法鉴定,金殿育的伤残程度为一级伤残,医生也表示没有什么更好的治疗办法,除非发生奇迹,但刘俊兰并未放弃丈夫。



    出院后,照顾金殿育的担子就压在了妻子刘俊兰身上,而且一压就是十四年。由于金殿育日常生活需要固定的人员照顾,刘俊兰无法外出工作,金殿育靠针管输送牛奶等液体食物直接导到胃部进食,药物、奶粉、纸尿裤等大额支出无疑给刘俊兰一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但她始终坚强面对,坚信丈夫终有一天能够醒来。


    用爱坚守,十四年始终如一

      在此后的十四年里,刘俊兰每天不分昼夜的为金殿育洗漱、擦身体、吸管喂饭、换纸尿裤、按摩,就像照顾一个老小孩一样,夏天天气热,出汗多,为了防止生褥疮,刘俊兰每天都要帮金殿育翻身10余次,这个个头不高的女人,每翻一次身、换一次尿垫,她都要使出浑身的力气,十几年下来,金殿育身上一块破的地方也没有。

    “刘俊兰脾气好,老实能干,把金殿育照顾得那么好,根本不像个病人,真的不容易!”龙集镇应山居委会居民高友支说。


    虽然平时有儿子儿媳帮忙一起照顾,但是由于长期缺少休息,夜里也要经常起夜,刘俊兰还是因体力不支昏倒过。常年累月下来,刘俊兰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眼睛和肠胃也经常疼痛,要照顾丈夫不能离家住院治疗,只能靠吃药缓解。刘俊兰从没有抱怨、放弃,仍然坚持事无巨细地照顾丈夫,十几年如一日,但她还是挺过来了。


    “自从姑父生病后,十四年来,姑姑就只回了娘家3次,而且每次都是待一会就走了,她不放心别人照顾姑父。”刘俊兰娘家的侄儿刘红军说。虽然刘俊兰的娘家就在隔壁的乡镇,开车也就10多分钟的事情,但是十四年来,她几乎和自己的娘家“断”了联系,就连自己唯一的哥哥去世,她也仅仅是去了一小会儿,又赶紧回了家。



    苦尽甘来,创造生命的奇迹

      皇天不负有心人,奇迹就这样发生了。2020年5月12日,也就是在金殿育昏迷的第十四个年头,刘俊兰像往常一样为金殿育擦洗身体,突然金殿育喊了一声“疼”,刘俊兰不敢相信金殿育竟然开口说话了!刘俊兰瞬间热泪盈眶,颤颤巍巍地叫来儿子、儿媳。得知父亲苏醒了,全家人都激动不已。

      “我相信你一定会醒过来!”刘俊兰再也掩盖不了坚强背后的心酸与泪水……再回首,已经5000多个日日夜夜。


    在刘俊兰照顾下,苏醒后的金殿育身体慢慢好转,不仅能叫出家人、亲戚的名字,还能认识扑克牌,偶尔还会爽朗的大笑,手脚也可以简单的活动,刘俊兰每天都陪丈夫拉家常,多说话给他听,昔日沉默的家庭又变得欢声笑语。


    当有人问刘俊兰是什么支撑你始终不放弃?刘俊兰总是微笑着说:“我也没多想什么,我就只知道,他在家就在。”


    刘俊兰早已成为了当地群众学习的典型和敬佩的榜样,她的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新华日报、江苏文明网、现代快报、宿迁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5-30 10:18:50|来自:印度尼西亚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顶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5-30 11:08:55|来自:印度尼西亚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印度尼西亚
    顶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