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泗洪县教育局 来源 | 泗洪县教育局 #编者按#
值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积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展示教育战线取得的成绩,引导广大教师坚守教育初心、担当筑梦育人使命,现推出我县教育教学中一批典型事迹,充分展示新时代泗洪教育风采。
HAPPY TEACHER'S DAY
阮彩伟 一个活跃在泗洪教坛的特级教师、一个泗洪本土成长起来的教育行家。现在任虹州实验学校副校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 1989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怀揣育人初心,阮彩伟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先后在乡村小学、乡镇中心小学和县城学校任教,丰富的教学经历,让他对泗洪教育有了更深刻地了解。他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教育初心。他是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个人、苏沪浙地区教育科研标兵、宿迁市名教师、宿迁市本土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宿迁市书香教师……大家都亲切地称他“阮特”。 “阮特”不“软”。性格上耿直爽气,直言快语。工作上雷厉风行,作风硬朗,一直以“硬汉”形象示人。来到虹州实验学校后,他高标准定位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制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倡导“五实”课堂:一是扎实课堂,立足学生实际,凸显基础知识,练好基本技能。二是充实课堂,适度知识拓展,延展思维空间,融合情感态度。三是丰实课堂,促进教学体验,活跃发散思维,丰满生成质态。四是平实课堂,摸清学生的原点在哪里,教学的路径怎么走,最终要到哪里去。五是真实课堂,上好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艺术是遗憾的艺术,留有反思改进的余地。“五实课堂”筑牢学校根基。
“阮特”善于管理,倡导“五心”模式化管理。一是静心候课。教师站在班级门口,提醒学生及时归位。二是安心入课。教师上课三至五分钟,追疑探问,把学生注意力引入到课堂。三是专心听课。学生保持课堂凝神静思,积极互动,保持教和学思维同步。四是用心练课。学生及时实现知识与技能互换,关联新旧知识,形成学科素养。五是入心结课。学生实时总结,将新知识迁移为新经验,自我寻求结论。教师顺势导引,不将结论强加给学生。 “阮特”爱好广泛,学术造诣深,始终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之路,教学与研究相得益彰。他主持的江苏省规划重点课题“多元语境下小学生语感生成及失范诊疗的实践研究”受到省教育厅经费资助,并通过省级成果鉴定,顺利结题。他始终关注教改前沿,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勤于总结,笔耕不辍,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10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语感诊疗手册》。2020年,他主持宿迁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以来,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导向,以培养教学骨干为目标,团结带领泗洪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究教学,决胜课堂,工作室活动风生水起,成为泗洪教育科研的先锋力量。
“阮特”工作作风很“硬”。他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016年手术后,医生要求一定要卧床休息。这时学校一位女教师产假,临时缺少教师代课,他知道后,毅然接过教棒,带病上课,有时坐着腰部疼痛难忍,就躺着批改作业。阮彩伟声带受损严重,长有息肉,声音嘶哑,几近失声,今年6月到南京做了手术,按医嘱要禁声休息一个月,当时正值期末,学校各项工作异常繁忙,他毅然放弃休息,投入工作。每天打着手势巡查校园,闭着嘴用写纸条的办法指导教师教学。榜样是无声的力量,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工作热情高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今年全县好作业素养展示中,虹州实验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成为特级教师后,一些外地名校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开出丰厚条件:安排住房、高额年薪……可是“阮特”始终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泗洪的水土把我养大,我当尽力回报,为家乡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面对众人规劝,他坚定地说。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未来有方向。33年的教学时光如白驹过隙,昔日的风华少年,而今已是两鬓斑白。但阮彩伟仍然无怨无悔,扎根教学一线,继续行走在教育追梦的路上。编辑 | 许安然 审核 | 张希刚编辑 | 许安然 审核 | 张希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