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泗洪,精彩不断,每天更新!

微泗洪

搜索
查看: 1062|回复: 2

小区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要全封闭吗?如何判定密切接触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1 06:20
  • 签到天数: 14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0-2-17 10:10:26|来自:泰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宿迁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重症病例占比明显下降 疫情防控效果已显现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 米锋:
    截至2月15日24时,武汉、湖北、全国重症病例占确诊病例的比例均明显下降。其中,武汉重症占确诊病例的比例,由1月28日的最高点32.4%波动下降至2月15日的21.6%;湖北其他地市重症占确诊病例的比例由1月27日的最高点18.4%下降至2月15日的11.1%;全国其他省份重症占确诊病例的比例由1月27日的最高点15.9%下降至2月15日的7.2%。以上变化说明,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效果已经显现。


    不应限制外出工作人员回到小区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 周宇辉:
    国家卫健委制定了社区防控的工作方案,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根据疫情的严重状况将社区分级分类进行管理。可在小区的出入口设置体温检测点,严格人员出入的登记,但不应限制外出工作人员回到小区。对出现病例或者流行病学史比较明确的规模较小的聚集性病例,要对病例实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出现社区传播疫情,必要时可采取相应的措施限制人员的出入。在方案的指导下,结合疫情形势,各省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防控策略和工作措施。

    对于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小区,居民是否都属于密切接触者?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冯录召:
    根据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密切接触者指的是,在病例发病之后与其有密切接触、近距离接触,但是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人员。比如,在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直接照顾病例的人员,或者在电梯、活动室等场所内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以及共同就餐、共同娱乐的人员。因此,小区居民是不是判定为密切接触者,要根据是否与病例接触、接触方式、接触时长、接触场所等综合判定,不应该把全小区的人员都作为密切接触者。

    鞋会把病毒带回家吗?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冯录召:
    新型冠状病毒目前主要还是通过近距离的呼吸道飞沫传播,或者接触传播。飞沫沉降到地面之后,鞋子就算有可能沾染到病毒,量也非常少。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对鞋底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即可。建议回家之后,在门口换鞋。

    手持红外体温检测仪测量哪个部位最准?多人使用会不会造成交叉感染?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冯录召:
    目前冬春季气温较低,手持红外检测仪使用之前需进行校准。测量从室外进入室内的人员或室外使用测量仪,建议测量衣服围巾覆盖的皮肤,比如手腕或者脖子,这样得到的数字更为准确。红外体温检测仪不接触皮肤就能测出体温,测量时测量者和被测量者也都佩戴口罩,造成交叉感染的概率极低。

    空气净化器能过滤掉病毒吗?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冯录召:
    市场上常用的空气净化器由风机和过滤装置组成。风机将家里的空气吸入,过滤装置通过吸附把各种污染物过滤掉,再把过滤后的空气排出。它主要适用于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并没有对病毒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有杀灭率的要求,所以空气净化器不一定能过滤掉病毒。建议一般家庭,每日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目前温度较低,开窗通风应注意室内外温差大的情况,避免感冒。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6-22 06:17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0-2-17 14:14:14|来自:泰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帮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17 16:53:08|来自:泰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泰国
    顶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