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泗洪人的朋友圈微信群转发一条信息
“有谁认识杨贵兰这个孩子 ,麻烦告知一声,准考证掉在104路公交车上 ,放在新西站调度亭自己去拿。请转发!日行一善,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能找到这位同学,孩子考上大学不容易。谢谢!(谁的群多 看到请转发)”
基于以往的常识,目前准考证还没有进入考生手上,而且泗洪并没有“新西站调度亭”。
网上一搜,发现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新闻。
故此,这个“杨桂兰”,就是一则不折不扣的“谣言”。
不仅如此,高考将至,一大拨诈骗分子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学生和家长要警惕不要轻信这些骗局,避免影响高考乃至前途!
考前阶段“两卖”“一谣言” 1卖题 交易时,骗子大都会信誓旦旦地保证,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搞定”了高考试卷的出题老师。为此,他们便以高价出售所谓的“必考必中”试题。对此,警方明确表示,广大考生及家长切勿相信此类说法。因此,所谓的“真题、命题”即为“伪命题”。 2卖设备 以高科技装备完成作弊行为。此类骗局中,骗子散布销售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作弊器材信息,声称在高考过程中帮助联系答题,传递答案,帮助考生考试过关。对此,警方表示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完善,高考时各考点将使用电子屏蔽器和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来强化考场管理,并加强考试期间的网络和短信管理。 3网络谣言“朋友捡到一个准考证,有认识的通知一下,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帮助他人手留余香!”有没有觉得这条消息很眼熟?其实,很多情况下这些联系电话多为虚假号码。还有类似的网络谣言中,联系电话为境外的吸费电话,市民一旦拨打电话可能会支付高额话费。
查分阶段 “两骗”“一篡改”
1教育补贴诈骗 此类骗术在高考后的一到两周内,最易高发。通常情况下,骗子会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向高考生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办理助学贷款为由实施诈骗。 2提前查询考分此类骗局中,骗子利用家长焦躁情绪作案,上当的人不在少数。高考结束后,骗子会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 3篡改考生志愿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密码,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任何部门、学校、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
录取阶段 “补录”骗局最易发生
1分数不够花钱可“补录” 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一律不能相信。 2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高考补贴等诈骗 骗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考生及家长信以为真,汇款给对方,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 3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为此,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宿迁警方提醒您
十年寒窗今高考, 严防骗子闻讯来。 高考消息勿透露, 高考调查慎接触。 收费信息要注意, 去电询问老师们。 成绩查询均免费, 千万不上骗子当。 警校联手防诈骗, 共创安全高考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