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泗洪,精彩不断,每天更新!

微泗洪

搜索
查看: 2354|回复: 2

践行文明宿迁“诚10条”,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0 21:18
  • 签到天数: 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1-9-8 15:13:58|来自:印度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宿迁

    您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听到过各式各样的谣言?在谣言四起的时候,大家也许很难区分谣言与事实,但是作为不知情者,不人云亦云,不推波助澜才是咱们应该做的事情。

    谣言是指有人为了特定目的而蓄意制造、传播的不实信息。谣言主要有两个要素,一是虚假,缺乏事实依据的信息;二是以公众的正常思维水平及辨析能力很难辨别其真假。生活中您听说过哪些谣言呢?



    市民 蔡先生:
    像老人就经常会在家庭群里转一些链接,比如这个食物有毒,那个东西不能吃,还有什么人类即将面临的巨大灾难之类的。
    市民 刘女士:
    我记得之前有段时间,在网上有看到说这次的疫情病毒是德尔塔病毒,是变异的毒株,我们之前接种的疫苗对这种毒株没有效果了,那段时间还挺人心惶惶的。




    今年七月,一条“金陵名府小区出现无症状感染者”的消息转遍各个微信群,同时还有视频和照片,让不明真相的市民惶恐不已。经过警方调查,发现该小区只是进行了日常疫情防控工作,并没有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随即对造谣者王某(化名)进行了处罚。





    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 田济源:
    经审查,该网民出于好奇以及为了博眼球的心理,在网上造谣金陵名府内有感染人员,警方最终对王某采取行政拘留三日的处罚。




    像这样的造谣案例不在少数,9月2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盘点了8月热传十大谣言,其中包括疫情、奥运、“双减”政策等多个方面。

    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 田济源:
    首先这种行为会妨碍到疫情的防控工作,其次它会对社会面造会一定的恐慌,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



    谣言制造恐慌,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性后果。无论是在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谣言都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不良因素。此次《文明宿迁“诚10条”》特意将“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列入其中,就是要从源头上规范市民的行为自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谣言的产生和传播。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市文明办主任 陈夫生:
    我们列入此条就是要倡导广大市民群众,无论是在网络空间还是在现实交往,都要遵纪守规,不要轻信谣言,传播谣言,更不要无中生有,捏造谣言。

    对于市民来说,要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需要大家共同行动,最基本的就是对于社交媒体看到的每一张照片、每一条信息,都审慎对待,未经验证不轻易转发。




    市民 张先生:
    我觉得很有必要,我平常也会这样做。不轻易转发非官方信息。希望大家都能做到,这样假消息也能少一点。

    此外,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仅需要道德约束,对于恶意造谣者、传谣者也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 田济源: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25条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是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不管是从道德本身出发,还是从法律角度,不造谣,对谣言不轻信、不传播,都是公民应尽的最基本义务。近年来,随着各类自媒体和网络聊天平台的兴起,也为一些谣言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和传播平台,大家平时还是要多看官方媒体发布的新闻,增强自身的是非判断力,谣言止于智者,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来源:宿迁手机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9-8 15:16:34|来自:印度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顶一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8-26 13:57
  • 签到天数: 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1-9-8 15:36:36|来自:印度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印度
    顶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