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泗洪的冬天,有什么不可错过的美食,那一定有“手工粉条”。
别说粉条太常见,机器粉条和纯手工粉条,口感可以说是大不一样。而纯手工的粉条,只有每年结冰上冻的时候才能做。
在泗洪魏营涧圩村,今年冬天,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做粉条。一进村就能看见,村前村后到处都晾着一排排粉条。
不像有些小作坊,是半机器化的流水线。这边都是在自家锅屋的灶台上人工制作。
粉条看着简单,做起来却很费功夫。谁家要漏粉条了,打个招呼、庄子上的人都会过来帮忙。
忙完了主家会把剩下的粉面做成粉头,分给前来帮忙的人。粉头有点像宽粉,软软糯糯又劲道,多放油、多放辣爆炒,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粉条的原料,用的就是自家种的红薯。红薯磨碎后用纱布过滤、滤下的汁水澄清、需得反复好几次,才能得到雪白的芋粉。芋粉晒干后,就能开始做粉条了。
晒干的芋粉添水,揉成粉面。芋粉搓揉起来,比一般的面团更费劲。
这边揉面,那边灶台已经生火、满满烧上一大锅热水。漏粉的人就蹲在灶台上,拿漏勺、不断匀力拍打、将粉漏入热水里、煮成细长的粉丝。
灶台边上放着一个盛满冷水的大盆,煮好的粉条需要迅速捞出来过水冷却、才不会粘连。
粉条冷却后用木棍挂好、一排排拎出去,放到空旷通风的地方。摆好后,还要一遍遍的往上浇水。天气寒冷,不一会粉条就会冻住。
等到冻成型了,再摘下来、反复捶打、碾压,将粉条上结出的冰渣全都打掉。再挂回去继续晾晒。如此反复,极费功夫。
年年冬天,涧圩村都会漏粉条,也算是一个不成文的习惯了。
只是往年做的不多,基本就是够自家吃的、再给亲朋好友送一些。今年冬天,因为很多人赋闲在家,正巧赶上外地有人预定、就多做了些,偶有多余的、还会拉到县城摆摊售卖。
纯手工制作出来的粉丝,没有什么添加剂,口感是软糯嫩弹、天然一股粮食的香气,吃到肚子里也很好消化。也难怪会有那么多人,到处打听、求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