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泗洪,精彩不断,每天更新!

微泗洪

搜索
查看: 5236|回复: 2

“亲向亲,邻向邻,灶老爷向着泗州人”,这个俗语是怎么来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0 21:18
  • 签到天数: 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5-1-24 09:21:14|来自:中国香港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宿迁
    泗洪民间有一句俗语叫作“亲向亲,邻向邻,灶老爷向着泗州人”。“灶老爷”是泗洪地区的人们对“灶王爷”的一种称谓。灶老爷为什么向着泗州人呢?这要从流传于泗洪地区的一个民间的神话传说谈起。洪泽湖西边三十里外有一面小湖,名叫天岗湖(现泗洪县天岗湖乡境内,湖西一半属安徽省五河县),湖东南畔有个村庄叫张郎咀。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是张郎和丁香的故乡。
    640?wx_fmt=png&from=appmsg

    天岗湖丁香的前夫张郎,名万仓。家有良田千顷,金银万贯,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丁香,姓郭,名丁香。娘家为张郎咀东二十里远的郭家庄。张郎因见丁香美丽善良,便三媒六聘将丁香娶到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郎开始厌弃丁香,他开始外出风流快活,忘记了妻子的贤惠和体贴。最终,他找了个借口把丁香休掉了,并续娶了一个漂亮的夫人叫王海棠。海棠夫人与丁香不同,她爱慕虚荣且贪图安逸。不久之后,这个原本富足的家庭便败落了,田地被卖光,张郎的房产也在一场天火中化为灰烬。火灾让张郎双目失明,海棠也抛弃了张郎,另谋出路去了,而被抛弃的张郎最后沦落到沿街乞讨。丁香被张郎休后,不久和阿柱结为夫妻。他们千辛万苦,早送月亮晚送星星,砍柴种田,日子一天天逐渐好转起来。一日,夫妻俩来到后山挖地,一揪挖到两坛金子;到山前开荒,一耙又搂出四坛银子。他们富了以后仍拼命苦干,三年后,他们请来工匠,要工匠为他们建造像张郎家一模一样的房舍。大兴土木,三年终建成。时间进入了腊月,春节临近,雪花漫天飞舞,天地一片祥和。为庆祝新宅落成,夫妻商量,要向四方穷人放饭三天。前来领饭的人很多,从东排到西。为让人人都能领到饭,他们一会儿从东往西放,一会儿从西往东放,一会儿从中间往两头放。可是有个要饭的,真是太巧了,无论从什么地方放饭,每次都在轮到他的面前的时候,饭就放完了。最后,这个人一天未领到一粒饭。放饭人把这件奇事告诉丁香,丁香感到蹊跷,就叫人将他带来给她看看。这个要饭的是个盲人,丁香见了,心中一惊,立刻差人端来一碗龙须挂面给他吃。这个要饭的狼吞虎咽,把一碗饭几口就吞下去了,舔了舔嘴唇说:“谢谢大娘。”并自言自语喃喃道:“自从我休了前妻丁香女,从未吃过这样的龙须挂面。”这时候,旁边传来一个熟悉而怨愤的声音:“死张郎啊死张郎!你瞎着俩眼不认我丁香!”原来这正是丁香的家。丁香原是一位神仙,她拿起那簪子来朝张郎双眼轻轻划了一下,张郎顿觉眼前一亮,重见光明了!他看着曾经被自己背弃的贤惠妻子,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再看看眼前的情形,羞愧难当。于是他一头钻进了锅膛里,烧死了。丁香赶紧将张郎从锅膛里往外拽,仅拽出一条腿还带着三叉骨,张郎这一条腿就变成了火杈。张郎死后,上天见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也姓张,本是同姓,又念他尚有羞耻之心,便心生怜悯,于是将将就就地封他为灶王爷(俗称“灶老爷”)。从此,张郎作为灶王爷,被民间供奉,负责保佑家庭平安、健康、兴旺,并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上天汇报家家户户的善恶,然后在除夕夜返回人间。这个故事反映了民间对于善恶有报、因果循环的信仰,以及对家庭和婚姻忠诚的重视。这就是在泗洪及洪泽湖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张郎休丁香》。故事发端于北魏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这个故事于2010年被宿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40?wx_fmt=png&from=appmsg


    《张郎休丁香》戏曲

    再说这灶老爷,俗称“灶神”,全称是“九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中的神祇,属于五祀之一,也就是厨房之神。“民以食为天”,灶神在中国民间信仰中起源甚早,商朝时期已经开始在中国民间供奉。灶神被认为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因而受到崇拜。灶神的形象有时是一人,有时是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奶奶”。灶神寄托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过去春节,灶老爷牌前贴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回宫降吉祥”,横批“保平安”。这个民间习俗不知流传了多少代。每当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烧起锅灶,蒸黑馍馍晚上敬灶神爷。大年三十各家各户盼着灶神爷早些降临,带来吉祥(民间也有正月初四接灶神的说法)。民间祭祀灶神时,通常会以甜食糖果为主,希望灶神吃了这些蜜糖之后,多说这一家的好话。

    640?wx_fmt=png&from=appmsg


    古泗州,建州的时间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至民国元年,共存在了1332年。其管辖范围在历史上有所变化,大致涵盖了今天安徽省和江苏省交界的部分地区。最大管辖范围包括了泗县、泗洪、灵璧、睢宁、宿迁(老宿迁县)、泗阳、涟水、盱眙、五河、明光、天长等12个县,固镇县和洪泽县的一部分地区也曾属于古泗州。最少时是明代,泗州除直辖区域外,仅领盱眙、天长2个县。因为这个灶老爷的籍贯是泗州人(今泗洪县天岗湖乡),“灶老爷向着泗州人”也就不足为怪了。一向以公正无私的“包公”家乡还流传着“亲为亲,邻为邻,包公为了合肥城”的俗语呢!这些俗语乍听起来有宣扬老乡观念之嫌,但深究起来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老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具有深厚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地域和血缘关系的重视,所以才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说法。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以及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比如方言在年轻人当中已少有流行,显而易见的是传统的老乡观念也在逐渐变化。尽管如此,这种基于地域的情感联系和互助精神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作者介绍

      邢光武  退休法官,宿迁市文史研究会会员,宿迁市作家协会会员,大湖文学研究会副主席,泗洪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发表作品约80万字,散见于《青春》《雨花》《中国报告文学》等刊物。《泗洪县志·商业篇》主笔,合作编著《大美湿地》《食在泗洪》《住在泗洪》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5-1-24 14:17:26|来自:中国香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顶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5-1-24 15:07:40|来自:中国香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