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泗洪,精彩不断,每天更新!

微泗洪

搜索
查看: 1483|回复: 2

连续18年!淮北中学火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1 06:20
  • 签到天数: 14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4-8-28 08:37:01|来自:日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宿迁
    江苏省淮北中学连续18年成立“铁流千里考察队”,组织学生利用暑假重走“红色革命路”,拓宽视野,陶冶情操,砥砺意志——“铁流”奔腾18载

    1.bmp

    8月20日,江苏省淮北中学第18届“铁流千里考察队”的第二批师生从江西省萍乡市返回了泗洪县。本届“铁流千里考察队”于6月29日从泗洪县出发,穿行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6个省,历时53天,徒步行程约2127公里。从2007年至今,该校每年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参加“铁流千里考察队”,重走“红色革命路”,徒步奔赴具有纪念和教育意义的红色教育基地,已经连续组织了18届。成立“铁流千里考察队”是江苏省淮北中学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之举。18年来,共有422名学生参加此项活动,18届徒步总行程超过4万公里。

    一条线路,用“红色”打上鲜明印记

    2.bmp

    江苏省淮北中学始建于1941年,是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创办的一所抗日军政学校。2007年,为了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学生意志品质,这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发起成立“铁流千里考察队”,从本校学生中招募队员重走“红色革命路”。“铁流千里考察队”发起人陈经山老师介绍:“我们这支考察队最鲜明的特色就是‘红色’。因此,我们每一届考察行走的线路虽不一样,但都是‘红色线路’。”泗洪县是革命老区,当年新四军第四师师部就驻扎在此。记者了解到,每一届“铁流千里考察队”的步行线路全部具备“红色”特征:或是探访曾在泗洪县战斗过的刘少奇、陈毅、彭雪枫等革命前辈的家乡或牺牲地,或是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节点前往具有纪念意义的红色教育基地。18年来,“铁流千里考察队”先后徒步奔赴全国19个省(直辖市),最西走到四川省巴中市,最南走到海南省三亚市,最北走到辽宁省沈阳市。今年第18届“铁流千里考察队”选择的线路,围绕纪念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将军殉国80周年和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张震将军诞辰110周年这两个主题。

    3.bmp

    本届“铁流千里考察队”的出行分两批进行:第一批36名师生从泗洪县出发,徒步26天,到达河南省镇平县彭雪枫将军故居后返回,总行程约1053公里;第二批32名师生从泗洪县乘车到镇平县彭雪枫将军故居,然后徒步27天到达江西省萍乡市秋收起义广场,总行程约1074公里。徒步行走至目的地,可以让学生们亲身感受祖国大好山河之美,深入了解社情民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江苏省淮北中学校长陈赓说:“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活动,将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深深地融入学生们的血脉之中,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么有意义的活动不能中断,必须一直搞下去!”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符合当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陈经山认为:“让十五六岁的孩子参加这项活动很有必要。孩子们的‘三观’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必须趁早抓。”

    一路跋涉,用脚步感悟革命传统

    4.bmp

    “时间到了,我们准备出发!”7月26日早晨,时针刚指向七点半,带队老师陈经山已经开始喊话了。“要是在家,我现在一定还躺在床上睡得正香。”队员杨茂奇笑着说。历届“铁流千里考察队”的队员都是统一着装,背着统一的布挎包,行李只带一套换洗衣服、洗漱用品、手机充电器等生活、学习必需品。“这些东西足够了,徒步带太多东西就是累赘。”陈经山已经带了18届队员,组织这种徒步活动驾轻就熟。“铁流千里考察队”外出时间都是在暑假,正值酷暑高温,徒步在室外行走,头顶炎炎烈日,脚下热浪滚滚,每天平均要徒步行走30多公里,这对于在城市里长大的学生们来说,困难不言而喻。有时遇到极端天气,还会遭遇暴风骤雨,学生们不光是吃苦受累,还要承担一些自然风险。

    5.bmp

    在8月12日的行走途中,队员们就遇到了狂风暴雨。当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大家虽然撑起了雨伞,但衣服、鞋子还是全部被淋湿。第18届“铁流千里考察队”队员潘文静很认真地对记者说:“对于这些我们事先有心理准备,这点困难和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相比,算得了什么呢?”第18届“铁流千里考察队”队员宋盟智告诉记者:“一路走下来,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这次考察让我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这笔财富将会受用终生。”脚上磨出泡,皮肤被晒黑,两腿走抽筋,这些是队员们遇到的共性问题。回到泗洪县后,第18届“铁流千里考察队”队员张译众聊起路上的艰辛时说:“了解了革命前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在路上吃的那点苦算得了什么?以前我这么说,别人可能以为是在唱高调,但这就是我的真心话!”通过步行磨出“铁脚板”、练出“强体魄”,感受革命前辈打下红色江山所经历的千辛万苦,继承革命优良传统,是当初成立“铁流千里考察队”的主要目的。陈经山介绍,在这么多年的活动中,也曾有人在刚踏上旅途的时候想打“退堂鼓”,但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都打消了离开队伍的念头。“通过参加考察队,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和团结的力量,至今没有一名队员半途而废。”“铁流千里考察队”并非简单的徒步考察,考察队内部设有总部、队部、联络部、财经部、安保部、《铁流快报》编辑部,每个队员都要承担一定的任务,每天忙忙碌碌。

    6.bmp

    每天晚上,所有队员都要写出当天日记。当日《铁流快报》值班编辑要将队员们的优秀日记筛选出来,编入《铁流快报》。选稿、编辑、审核,轮值的学生们经常要熬到深夜甚至次日凌晨才能完成编辑任务。“我们就是要让学生们在考察中体会有多‘苦’、有多‘难’。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有多‘甜’。”陈经山说。在江苏省淮北中学,有不少学生主动要求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参加“铁流千里考察队”去“吃苦”。张景艺今年大学刚毕业,第三次参加“铁流千里考察队”。他说:“这一次,我要用自己的镜头记录并传播考察实况,让更多的人知晓‘铁流千里考察队’的故事。”“这么远的路程,他们真的都是徒步吗?”面对质疑,陈经山告诉记者:“在前往目的地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徒步。只有因生病、受伤不能行走的人,经过批准才可以乘车。整个考察活动结束后,统一从终点包车返回泗洪。18年来,每届都是这样。”

    一次考察,用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7.bmp

    8月19日上午,江西省萍乡市秋收起义广场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32名师生,个个被晒得皮肤黝黑。他们神情肃穆地抬着花篮走向“秋收起义纪念碑”,沉痛悼念在秋收起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他们是江苏省淮北中学第18届“铁流千里考察队”第二批队员,平均年龄16岁。经过艰辛跋涉,他们从河南省镇平县徒步来到秋收起义广场。每到一个地方,祭奠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是历届“铁流千里考察队”的“必修课”。组织学生重走“红色革命路”,是江苏省淮北中学特有的“行走的思政课”。“带着学生们外出,并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肩负使命:在行走中让学生们身心得到锤炼,在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陈经山坦言。第18届“铁流千里考察队”队员裴永琦说:“彭雪枫将军的墓地在泗洪,虽然以前在学校也学习了彭雪枫将军的事迹,但真正来到他的家乡,深入了解他的革命事迹,还是很受教育。彭雪枫将军真是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8.bmp

    陈经山说:“传承红色基因,需要有载体、有方法,我认为‘铁流千里考察队’徒步外出考察这种形式很有成效,这也是我们能坚持连续搞了18届的重要原因。”陈经山介绍,好多学生在红色教育基地接受教育时都会当场流泪,并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心得。“好多心得说得特别深刻,不经过艰苦跋涉到达现场、不身临其境接受教育,很难有那么深的感悟。”“每一届队员,人人都要沿途拉赞助,这既是我们出行的需要,也是对孩子们的一种锻炼。”带队老师刘加建告诉记者,“学生报名时,每人仅交500元用于食宿开支,这点钱肯定不够。我们鼓励学生们艰苦奋斗,沿途向企事业单位寻求赞助。”

    9.bmp

    2016年,第10届“铁流千里考察队”来到福建省漳州市。在一栋写字楼中,当负责外联的队员黄成瑞说明意图后,一家公司的负责人当场决定赞助5万元。但黄成瑞说:“我只要3000元。”这位负责人问:“为什么?”“因为我们准备到邓子恢纪念馆捐款1万元,现在只差3000元。”黄成瑞的一番话让对方大加赞赏,当即赞助3000元。每到一个地方,“铁流千里考察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对当地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在接受社会各界关爱的同时,也把无私的爱播撒给当地。他们把筹集来的款物,扣除必要开支之后,全部捐给了沿途的学校、敬老院和困难群众。

    10.bmp

    陈经山掰着手指细数今年沿途捐款数目:6月30日,在安徽省泗县长沟镇捐助特困生500元;7月6日,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捐赠雪枫小学特困生1818.80元;7月10日,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捐赠特困生1018.80元;7月23日,在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捐赠彭雪枫小学2080.18元……据统计,18年来,他们沿途捐赠的钱物达26万元。红色基因在行走中得到进一步传承。陈泽平曾经是“铁流千里考察队”的一员,如今已在上海工作多年。虽然不能参加考察,但他一直坚持向“铁流千里考察队”捐助活动经费。像陈泽平这样从江苏省淮北中学毕业之后持续捐助“铁流千里考察队”的“铁友”们,已有30多人。连续多届的“铁流千里考察队”引发了多方关注,备受社会各界好评。多年来,这项活动先后获得江苏省“七彩的夏日”优秀活动项目、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十大品牌提名奖、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称号。考察队以“铁流千里”来命名,源于《新四军军歌》的一句歌词:“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秉承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神圣使命,“铁流千里”必将不负众望、奔腾不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5-7 16:06
  • 签到天数: 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4-8-28 11:24:04|来自:日本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马来西亚
    顶起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8-26 13:57
  • 签到天数: 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4-8-28 11:44:26|来自:日本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