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钟 巧 通讯员 赵祝君)“以前小区没有安装充电桩,一到充电的时候就很烦心。现在,新安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还配了监控和雨棚,真是方便又安心!”近日,在泗洪县大楼街道富园景都小区,居民钱女士边操作手机边向记者展示新投用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这个场景正是该县推进“民生充电”工程的一个生动缩影。
针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泗洪县积极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打造布局完善、结构合理、运营规范的充电服务网络体系,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安全便利的服务。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在95个住宅小区建成充电端口3.6万余个、智能车棚1400余座,形成覆盖全域的15分钟便民充电圈,让群众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安全充电。
“我们的充电设施具备智能控制、精准计费、自动断电三重防护,每个充电棚都配置消防设备和监控系统。”泗洪县城市建设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周龙介绍。
在泗洪县大楼街道富园新城竹苑小区,居民何女士现场演示了智能充电流程:扫码启动后,系统实时显示充电进度,充满自动断电并退还余额。
依托“易安充”智慧管理平台,该县实现充电设施“一网统管”。该平台集成了实时监控、数据分析、远程控制等功能,并与城市停车系统无缝对接。泗洪县城市建设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充电桩项目负责人张雷表示,“通过会员积分制与金融机构合作,我们推出‘1分钱充电’等惠民活动,简化支付流程,优化充电体验,让群众得实惠。”
规范有序的充电插孔、平整结实的车棚……一个个全新落成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不仅规范了电动自行车停放秩序,助力小区道路更加通畅、居民出行更加便捷,也消除了小区安全隐患,还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成为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小区居民营造了安全、有序、舒适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幸福感。
充电设施的普及带来多重效益。在泗洪县大楼街道华泰世纪园小区,新建的充电区域规范了车辆停放秩序,拓宽了消防通道。泗洪县青阳街道高庄花园小区居民田先生感慨:“过去楼道飞线此起彼伏,如今充电区域成了邻里交流的新空间,邻里关系在共享充电时段自然升温。”
着眼未来发展规划,泗洪县将积极探索多场景充电场所应用,在公园、广场等城市公共节点推动“满电回家”,打造以新能源为主要元素的城市便民中心,配备绿色能源发电、储能充电、商务休闲、警务中心、志愿服务等功能,通过新能源产业链构建可持续发展、数智化、高附加值的产品生态和商业模式,为市民提供清洁能源和高品质公共服务。
从“充电难”到“安心充”,泗洪县通过民生实事项目的精准实施,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关键小事”,更探索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泗洪,正在用智慧充电桩“充”出美好生活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