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涉及泗洪这些医院……
2022-7-21 08:28 来自 微微 发布 @ 热点关注
来源 | 宿办有声微信公众号编辑 | 戚珍妮 审核 | 张希刚150286中共宿迁市委 宿迁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宿迁市委宿迁市人民政府2022年7月11日
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为加快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贯彻落实省委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建设中医药强省”目标,根据《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发〔2020〕2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国家、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和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深入实施“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优化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稳步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加快培养中医药人才队伍、创新推进中医药传承发展”五大行动。到2025年,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产业持续发展,中医药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明显提高,促进“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成为全市广泛共识。具体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实现五个“全覆盖”: ——力争县级三级中医院基本实现全覆盖,100%的县级中医院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 ——力争乡镇三级中医馆基本实现全覆盖,20%的中医馆创成五级中医馆。 ——力争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基本实现全覆盖,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能够规范开展1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力争基层中医药人才配备基本实现全覆盖,100%社区卫生服务站、9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力争中医药健康宣教基本实现全覆盖,推动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普及。 二、重点任务及分工 (一)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1.强化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加快推进宿迁市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门急诊楼、感染楼、综合楼改建工程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予以推动,确保2023年投入使用。深入开展组团帮扶和南北对口帮扶工作,逐步拓宽帮扶范围和领域,带动中医医疗机构的全面提升和发展。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推动中医医院管理和服务创新。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医医院升级晋等。到2025年,宿迁市中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复评审;沭阳县中医院、泗阳县中医院力争创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泗洪县中医院、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启动创建三级中医医院,力争实现三级中医院县级全覆盖,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区,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 2.推动中西医结合协同发展。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老年病医院、传染病医院和其他有条件的专科医院均设置中医药科室和中医床位,配备相应中医药人员,做到中西医结合工作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健全中西医协同防治机制,强化中西医协同攻关和临床协作,提供融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在综合医院、老年病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传染病医院等逐步推广“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将中西医结合工作纳入综合医院评审,推动综合医院中医药发展。逐步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体系,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中西医联合攻关,遴选并推广优势病种。到2025年,力争建成2个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区,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 3.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充实中医药服务内涵,将中医药服务融入基层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内容,推动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中医药服务体系,力争所有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推进基层中医师纳入基层卫生骨干人才遴选,推动名中医在基层设立工作站。在乡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推进中医馆分级建设和等级能力评价;在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一级、二级中医阁评价工作,初步形成一级到五级、较为完善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202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全部设立中医馆,3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设立中医阁。到2025年,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能够规范开展6类1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90%的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4类8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力争建成20个五级中医馆,30个四级中医馆;甲级村卫生室全部建成二级中医阁。(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疗保障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区,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 4.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支撑能力。鼓励各中医医疗机构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信息系统建设,支撑县级中医医院、基层中医馆、村卫生室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支持。支持各中医医疗机构开发应用中医智能辅助系统,开设互联网医院,组建互联网医共体。2022年,泗阳县中医院建成互联网医院;沭阳县中医院完成结构化中医门(急)诊电子病历升级改造试点。到2025年,泗洪县中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4级;市中医院、沭阳县中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5级。(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区,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 (二)优化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5.拓展省组团帮扶政策效应。市中医院充分依托组团帮扶支援医院资源,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增强造血功能,加快人才队伍培养,快速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区域影响力,建设市级中医药服务高地。进一步挖掘支援医院优势资源,拓展帮扶范围,在“院包科”模式基础上,通过“1+N”模式,采取柔性援建方式援建科室8个以上。宿豫区积极建设中医药强区,制定出台中医药强
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宿迁市委宿迁市人民政府2022年7月11日
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为加快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贯彻落实省委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建设中医药强省”目标,根据《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发〔2020〕2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国家、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和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深入实施“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优化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稳步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加快培养中医药人才队伍、创新推进中医药传承发展”五大行动。到2025年,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产业持续发展,中医药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明显提高,促进“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成为全市广泛共识。具体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实现五个“全覆盖”: ——力争县级三级中医院基本实现全覆盖,100%的县级中医院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 ——力争乡镇三级中医馆基本实现全覆盖,20%的中医馆创成五级中医馆。 ——力争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基本实现全覆盖,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能够规范开展1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力争基层中医药人才配备基本实现全覆盖,100%社区卫生服务站、9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力争中医药健康宣教基本实现全覆盖,推动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普及。 二、重点任务及分工 (一)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1.强化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加快推进宿迁市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门急诊楼、感染楼、综合楼改建工程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予以推动,确保2023年投入使用。深入开展组团帮扶和南北对口帮扶工作,逐步拓宽帮扶范围和领域,带动中医医疗机构的全面提升和发展。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推动中医医院管理和服务创新。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医医院升级晋等。到2025年,宿迁市中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复评审;沭阳县中医院、泗阳县中医院力争创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泗洪县中医院、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启动创建三级中医医院,力争实现三级中医院县级全覆盖,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区,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 2.推动中西医结合协同发展。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老年病医院、传染病医院和其他有条件的专科医院均设置中医药科室和中医床位,配备相应中医药人员,做到中西医结合工作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健全中西医协同防治机制,强化中西医协同攻关和临床协作,提供融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在综合医院、老年病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传染病医院等逐步推广“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将中西医结合工作纳入综合医院评审,推动综合医院中医药发展。逐步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体系,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中西医联合攻关,遴选并推广优势病种。到2025年,力争建成2个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区,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 3.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充实中医药服务内涵,将中医药服务融入基层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内容,推动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中医药服务体系,力争所有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推进基层中医师纳入基层卫生骨干人才遴选,推动名中医在基层设立工作站。在乡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推进中医馆分级建设和等级能力评价;在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一级、二级中医阁评价工作,初步形成一级到五级、较为完善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202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全部设立中医馆,3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设立中医阁。到2025年,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能够规范开展6类1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90%的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4类8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力争建成20个五级中医馆,30个四级中医馆;甲级村卫生室全部建成二级中医阁。(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疗保障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区,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 4.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支撑能力。鼓励各中医医疗机构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信息系统建设,支撑县级中医医院、基层中医馆、村卫生室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支持。支持各中医医疗机构开发应用中医智能辅助系统,开设互联网医院,组建互联网医共体。2022年,泗阳县中医院建成互联网医院;沭阳县中医院完成结构化中医门(急)诊电子病历升级改造试点。到2025年,泗洪县中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4级;市中医院、沭阳县中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5级。(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区,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 (二)优化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5.拓展省组团帮扶政策效应。市中医院充分依托组团帮扶支援医院资源,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增强造血功能,加快人才队伍培养,快速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区域影响力,建设市级中医药服务高地。进一步挖掘支援医院优势资源,拓展帮扶范围,在“院包科”模式基础上,通过“1+N”模式,采取柔性援建方式援建科室8个以上。宿豫区积极建设中医药强区,制定出台中医药强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上一篇: 跌!跌!跌!时间定了
下一篇: 泗洪又添网红景点,你来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