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湖滨新区井头乡井头社区居委会,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地方,叫茶壶窑。据井头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在300多年前,有一户人家从外地逃荒至此。这户人家有位会制作陶器的人,看到这里的黄泥正是制作陶器的上好原料,于是就定居于此,并垒起了窑,开始烧制以茶壶为主的土陶器皿。此后,这门手艺代代相传,渐渐兴旺,一个村庄几乎家家户户从事烧窑制壶的行当,最多的时候,村里有40多座窑。久而久之,“茶壶窑”就成了这里的地名。“随着社会发展,土窑烧制的器皿早已淡出人们家用,所以,该行当逐渐萎缩。如今,此地就只剩下周孝通家这一个土窑了。”周孝通是现在茶壶窑唯一的制壶人。http://content.suxinwen.cn/attaches/image/321300/20190910/156809662364120.jpg 一门手艺 一份坚守 周孝通,今年66岁。提起他,井头社区居委会的人都知道他“固执”,是一个决心一辈子守着一个古老的茶壶窑,不停地烧制各类土陶制品的老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我们的茶壶窑是非常有名的,产品远销省内外。别看现在茶壶、小吊需求量很少,在过去全村人都生产的时候,产品常年供不应求,是当地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周孝通说。如今,市场份额萎缩了,从事这种传统手工生产的人就越来越少了。但是,周孝通发现,前来批发成品土陶器皿的贩子还时常出现。他知道,这说明老百姓对土陶器皿还是有需求的。这是周孝通坚持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