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被与教育教学无关的 签到、打卡、刷分等 折腾得一肚苦水? 您是否因各类不同形式 却同样内容的讲座培训活动 为孩子感到不胜其烦? 您是否担心大量的检查、考核资料整理等工作 会影响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 …… 别担心!宿迁出手了!
小布从近日召开的 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暨市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上了解到
《方案》明确提出 将在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
开展专项整治。对各类“进校园”事项进行全面排查,对“三多三重”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通过自查自纠、分析研判、清理规范等方式,取消一批,规范一批,整合一批。 严格审核把关。根据相关文件要求,严格落实“凡进必审”要求,对各类“进校园”事项实施分类管理、源头管控。 实行清单管理。统一编制并公布“进校园”事项年度清单。未列入清单的事项,原则上不允许进入校园。确需增加的临时性事项,应按相关程序进行申报。
“进校园”事项认定的基本标准有哪些呢? ▼
1.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强、育人效果好。
2.相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以加强对学校监督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等为目的。 3.坚持公益、免费原则,不存在隐形收费情况。 4.活动经过精心设计,以教育学生、优化育人环境或推动形成社会良好风气等为目的。 5.国家和地方课程未涉及,但符合教育教学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 下列事项一律不予认定 ▼
1.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商业广告或借机收费的活动。
2.已纳入日常教学的相关专题活动。 3.主体不是学生的活动。 4.上级部门已举办的类似活动。 5.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事项。 6.干扰正常教学秩序的事项。 7.为完成任务需要而开展的形式主义活动。 8.师生及家长普遍反感,或曾遭到抵制引发质疑、炒作的事项。 9.其他违背《部门单位“进校园”事项管理规范》要求的事项。
相信 在全市上下的努力下 一定能够把宁静还给学校 把时间还给教师 让教师们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让教育这盏希望之灯更加明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