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承载着江苏文明起源的厚重记忆 在这片土地上 岁月悠悠,文明曙光出现 双沟醉猿、下草湾人、顺山集文化、古徐文化...... 诸多古老遗迹与传承,皆默默诉说着往昔辉煌
01 开放时间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是上午 9:00 - 11:00,下午 15:00 - 17:30。 一定要记住这个时间哦,不然去早了或者去晚了可就进不去啦。
02 讲解服务 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历史的故事? 周六周日和节假日的上午10点和下午3点,我们有专业的讲解员等你来哦! 团体预约热线:0527-89899800,记得提前call,别让精彩等太久!
03 交通指南 公交党看这里 104路、105路直达“文化艺术中心站”,下车后小跑200米,西门见! 自驾族请注意:地上地下停车场任你停,电动车、自行车也有专属位置,超方便!
04 展区分布 博物馆主体展厅面积约 5000 平方米,分为 “生命圣地,文明之渚”“长淮之脉,江苏之根”“九夷盟主,古徐雄风”“长河流韵,兴衰沉浮”“红色记忆,峥嵘岁月” 以及乡愁馆、乡贤馆等七个展区。每个展区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展品,按照顺序参观,能更好地领略泗洪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游馆Tips|必打卡文物 ▸▸▸
01 淮河象 一睹5万多年前一头淮河古菱齿象的故事。这具骨架化石是国内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之一,包括门齿、下颌骨、盆骨、脊椎骨、肩胛骨、肋骨、四肢长骨等化石,其肱骨长度超过 1米,股骨长超过 1.3米,推算其活着时站立肩高可超过 4 米, 体重可超过10 吨。 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鉴定,这只古象的年龄约50岁,正值壮年。它不仅是自然奇观的见证,更是历史的低语。来此一睹,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生命的壮阔与自然的神秘。
02 中华第一灶 上面是陶釜,下面是陶灶,将陶釜置于灶上,突起的两侧留有空隙,起到出烟通风的作用。此灶是已发现最早的可移动陶灶,让“中华第一灶”带着大家走进顺山集先民的厨房,感受古人的烟火气!
03 猪首形陶支脚 据专家推测是三个为一组,其上可放陶釜。因其外形像“小猪佩奇”,我们常戏称其为“小猪佩奇”陶支脚,极具观赏价值。
04 九孔双流壶 一壶双流,九孔隐秘,满载着古人的智慧。从有流的设计来看,该壶应为盛液体的容器,具体功能尚不清楚,推测为部落首领的盟约神器,使用草根或芦苇作吸管!让我们一同探寻这古老容器的秘密,感受文明的深邃与神秘。
05 黑陶高柄杯 新石器时代赵庄遗址出土,表面布满密密麻麻的6列竖向细小镂口,排布整齐匀和,杯壁厚度仅0.2毫米,堪比蛋壳,该件文物制作精美,工艺高超,可见新石器时代在泗洪这片土地上的先民手工技艺极其高超。
06 东汉墓画像石 出土于1956年和1970年挖掘的两座东汉墓。二墓均为砖石结构的前、中、后的多室墓。一石边缘刻有“此人马禽狩鸡犬皆食太仓饮大湖”的隶体小字,表明墓主人具有的显赫地位。在一幅“县令僚属图”横额画像石上,刻有13位人物官阶称谓,是迄今发现汉画像石刻中人物最多的一幅。 所刻画像见有迎宾、拜谒、车马出行、县令僚属、曾母投抒、大禹治水、孔子拜老子、烹饪、祭祀等内容,题材丰富,形象生动,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难得的实物资料。
07 粉彩葫芦瓶 清代瓷器,器表花草饰地,遍布突起红黄蓝三色小葫芦,色彩艳丽。整器造型美观大方,寓意多子多福,具有鲜明的清末时期的风格。
品尝泗洪冬季渔家风情美食:洪泽湖大闸蟹、鱼头豆腐、带刺鱼丸、洪泽湖甲鱼羹。
泗洪邀你共此行,文化美食两相映 博物馆里寻故事,舌尖旅行更添彩 快码攻略唤友伴,组队启程探惊喜
|